大利潤從來不是來自個別的波動,而是來自主要的趨勢。也就是說,不是來自解讀即時行情,而是來自評估整個市場及其趨勢

Jesse Livermore – 1923

又嚟料。打開任何一個財經App,撳開任何一個財經KOL嘅頻道,我保證你嘅眼球會被同一堆字眼淹沒:「NVIDIA再創歷史新高!」、「AI革命!NVIDIA是唯一軍火商!」、「分析師一致調高目標價,上看XXXX元!」…… 🤯 係咪好熟口面呢?每當市場搵到一個新玩具,主流媒體同所謂嘅「專家」就好似一群聞到血腥味嘅鯊魚,一窩蜂咁衝埋去,將同一個故事講到天花龍鳳,務求令你產生一種「再唔買就走寶」嘅FOMO(錯失恐懼症)情緒。佢哋會話你知,今次唔同,今次係一場真正嘅工業革命。😴

但係,你坐低,冷靜啲,捽一捽對眼,諗一諗:呢啲「新聞」,究竟係畀邊個睇嘅?係畀喺市場贏緊錢嘅人睇,定係畀即將要接火棒嘅人睇?當一個故事變得婦孺皆知,連你樓下個看更、茶餐廳個阿姐都同你講AI晶片有幾勁嘅時候,你唔覺得有啲唔對路咩?呢啲所謂嘅「利好消息」,究竟係起飛前嘅燃料,定係飛機師準備跳傘前,派畀乘客嘅最後一杯香檳?🤦

今日,我哋就用NVIDIA呢個完美嘅「劇本」,同大家解剖一下,華爾街係點樣為你呢啲「基本面信徒」精心炮製一場世紀級嘅資訊盛宴,然後喺你大快朵頤嘅時候,靜靜雞咁將你嘅錢,由你嘅袋,轉移到佢哋嘅袋。記住,呢個世界只有兩種投資者:一種係睇地圖嘅獵人,另一種係睇新聞嘅綿羊。你想做邊種?睇埋落去,你就會有答案。

基本面陳述:華爾街為你準備的「官方故事」

好,首先,讓我哋戴上「基本面分析師」頂帽,扮演一下佢哋嘅角色,將華爾街想你聽到嘅「官方故事」(Official Story) 鉅細無遺咁呈現畀你睇。呢個故事非常動聽,充滿數據、權威預測同宏大嘅願景,足以令任何一個未經訓練嘅投資者熱血沸騰。

個故仔係咁開始嘅:我哋正身處第四次工業革命嘅浪潮之巔——人工智能(AI)革命。而呢場革命嘅核心,就係算力。無算力,所有AI模型、自動駕駛、雲端運算都只係空中樓閣。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Gartner 嘅預測,全球AI晶片市場規模將會由2024年嘅約700億美元,以驚人嘅複合年均增長率(CAGR)超過30%嘅速度,飆升至2030年嘅超過3000億美元。另一間權威機構 Precedence Research 更加樂觀,預計到2032年市場規模將會達到接近4000億美元。呢個唔係一個普通嘅增長,呢個係一個新時代嘅誕生,一個堪比當年互聯網泡沫,甚至規模更龐大嘅黃金機會。

喺呢個黃金賽道上面,有三個主要嘅玩家,佢哋嘅角色就好似一場精心編排嘅史詩式電影:

👑 王者 (The King): NVIDIA (NVDA)

  • 武器 (Arsenal):

CUDA 護城河: 呢個唔單止係一個軟件平台,呢個係一個生態系統,一個宗教。過去十幾年,NVIDIA透過CUDA成功鎖定咗全球絕大部分AI開發者。轉換平台嘅成本極高,就好似叫一個用慣咗Windows嘅人,突然之間轉去用Linux寫程式一樣,痛苦而且不切實際。根據Jon Peddie Research嘅數據,NVIDIA喺獨立GPU市場嘅佔有率長期維持喺80%以上,喺AI數據中心加速器市場,呢個數字更加係恐怖嘅超過90%。呢個唔係壟斷,係咩?

全棧式解決方案 (Full-Stack Solution): 由底層嘅晶片(H100, B200),到中層嘅NVLink、Infiniband網絡技術,再到上層嘅CUDA、cuDNN等無數個軟件庫,NVIDIA提供嘅唔係一塊塊晶片,而係一個「即插即用」嘅AI工廠。客戶買嘅唔係零件,係確定性同效率。呢種一站式服務,令到競爭對手望塵莫及。

定價權 (Pricing Power): 當你擁有市場最渴求嘅產品,你就可以制定遊戲規則。據報,每張H100晶片嘅生產成本可能只係3000幾美元,但售價高達25,000至40,000美元。呢種驚人嘅毛利率(超過75%),簡直係印銀紙。華爾街嘅分析師就係用呢種「印銀紙」嘅能力,去計算佢哋嗰啲令人咋舌嘅目標價。

  • 弱點 (Achilles’ Heel):

估值天花板 (Astronomical Valuation): 呢個就係魔鬼嘅細節。當所有好消息都已經反映喺股價上,市盈率(P/E Ratio)去到一個歷史高位嘅時候,任何風吹草動,例如增長稍為放緩,都可能引發災難性嘅拋售。華爾街會同你講「好公司就係貴」,但佢哋唔會話你知,喺呢個高度,空氣有幾稀薄。

供應鏈依賴 (Supply Chain Dependency): NVIDIA嘅先進晶片,全部依賴台積電(TSMC)最先進嘅製程去生產。呢個係一個巨大嘅地緣政治風險。任何供應鏈上嘅樽頸,或者係地區局勢緊張,都可能令呢部「印鈔機」即時停擺。

監管壓力 (Regulatory Scrutiny): 無論係美國對中國嘅晶片出口禁令,定係各國政府對壟斷行為嘅反壟斷調查,都係懸喺NVIDIA頭上嘅一把刀。呢啲「政策風險」,係基本面分析最難量化,但影響最深遠嘅因素。

⚔️ 挑戰者 (The Challenger): AMD (Advanced Micro Devices) (AMD)

  • 武器 (Arsenal):

MI300系列: 這是AMD磨利咗好耐嘅一把劍,直接挑戰NVIDIA嘅H100。喺某啲特定嘅性能指標上,MI300X甚至號稱超越H100,而且喺性價比上極具吸引力。對於嗰啲唔想被NVIDIA「鎖喉」嘅大客(例如Microsoft、Meta),AMD提供咗一個非常重要嘅「第二選擇」。

開放源碼策略 (Open-Source Strategy): 同NVIDIA嘅封閉花園唔同,AMD主打ROCm呢個開放源碼軟件平台。佢嘅理念係「團結所有反NVIDIA聯盟」,吸引嗰啲追求更高自由度同客製化嘅開發者。呢個策略雖然見效慢,但長遠嚟講,可能會蠶食CUDA嘅根基。

CPU + GPU協同效應: AMD係市場上唯一一間能夠同時提供高性能CPU(Epyc)同GPU(Instinct)嘅公司。呢種整合能力,令佢可以為數據中心提供更全面、更優化嘅解決方案,呢個係NVIDIA目前無法比擬嘅優勢。

  • 弱點 (Achilles’ Heel):

軟件生態巨大鴻溝 (The Software Abyss): ROCm雖然理念好,但現實好殘酷。同發展咗十幾年、已經根深蒂固嘅CUDA相比,ROCm嘅成熟度、穩定性同社群支持都差天共地。一個開發者可能會為咗平啲嘅硬件而動心,但絕對唔會為咗一個唔穩定嘅開發環境,而犧牲自己嘅開發效率。呢個係AMD最致命嘅弱點。

市場認知與信任 (Brand Perception & Trust): 喺AI呢個「只許成功,不許失敗」嘅高端市場,客戶買嘅唔單止係性能,更加係一份保險。NVIDIA就係「保險」嘅代名詞。AMD需要好長時間,用無數個成功案例,先可以建立起同等嘅信任度。

🐘 舊巨頭 (The Old Giant): Intel (INTC)

  • 武器 (Arsenal):

晶圓代工服務 (Foundry Services): Intel嘅IDM 2.0策略,係佢手上最大嘅王牌。佢唔單止為自己設計晶片,仲要開放自己嘅晶圓廠,為其他公司代工。如果佢能夠成功追上台積電嘅製程技術,佢就有可能成為西方世界最重要嘅晶片製造基地,直接衝擊NVIDIA對台積電嘅依賴。

Gaudi加速器: 透過收購Habana Labs,Intel得到咗Gaudi系列呢個專為AI訓練而設嘅秘密武器。喺性價比方面,Gaudi 3號稱可以同NVIDIA嘅舊款晶片一較高下,對於一啲成本敏感嘅客戶嚟講,有一定吸引力。

深厚嘅企業關係 (Established Enterprise Relationships): 幾十年嚟,Intel喺數據中心市場建立咗無可比擬嘅客戶網絡。佢可以利用呢啲現有嘅渠道,去推銷佢嘅AI解決方案,呢個係新晉玩家冇嘅優勢。

  • 弱點 (Achilles’ Heel):

製程技術嚴重落後 (Process Node Lag): 過去十年,Intel喺晶片製程上嘅一再延誤,已經令佢由領導者變成追趕者。雖然佢聲稱「四年五個節點」嘅計劃進展順利,但市場嘅信心早已大打折扣。喺晶片世界,一步慢,就係步步慢。

AI市場嘅遲到者 (Late to the AI Party): 當NVIDIA喺AI領域食咗十幾年自助餐之後,Intel先至帶住套餐A姍姍來遲。佢嘅產品線、軟件生態同市場策略,都畀人一種「慢半拍」嘅感覺。要喺呢個已經迫爆人嘅派對上搵到位,談何容易。

睇完呢個「官方故事」,係咪覺得好全面、好有道理呢?你會覺得,只要分析邊個嘅「武器」勁啲,邊個嘅「弱點」少啲,就可以搵到投資聖杯。你會開始計數,計市場份額,計增長率,計P/E。你會覺得自己好似一個運籌帷幄嘅將軍。

但係,我而家要同你講……

關鍵轉折:圖表,是唯一的真相

但係,呢啲重要咩?

你花咗無數個鐘頭去研究嘅財報、分析師報告、市場規模預測,你以為自己掌握咗全世界……但呢啲資訊,全部都係後視鏡。佢哋話你知架車之前行過邊條路,但絕對唔會話你知前面個路口應該轉左定轉右。華爾街嘅大戶,嗰啲真正喺市場上面賺大錢嘅人,佢哋唔係靠睇後視鏡嚟揸車。佢哋手上拎住嘅,係一張無比精確嘅地圖

呢張地圖,就係股價圖表。K線、成交量、趨勢線、指標……呢啲唔係咩玄學,呢啲係市場參與者用真金白銀投票之後,留低嘅資金腳印。每一個買入盤,每一個賣出盤,背後都代表住貪婪同恐懼。而圖表,就係將呢啲億萬人嘅情緒同決策,轉化成你可以解讀嘅語言。佢係市場嘅心電圖,喺心臟病發作之前,心電圖早已出現異常。

你所睇到嘅「新聞」同「財報」,只不過係大戶完成佈局之後,為咗引誘你呢啲散戶入場接貨,而刻意灑出嚟嘅麵包糠。佢哋喺低位靜靜雞吸納籌碼嘅時候,市場係一片死寂,冇人會寫文章話你知。當佢哋吸夠貨,準備要拉升出貨嘅時候,佢哋就會透過自己控制嘅媒體渠道,釋放各種「利好消息」,請嚟所謂嘅「專家」上演一場精心編排嘅話劇。你睇到嘅財報有幾靚,市場預測有幾樂觀,都只係劇本嘅一部分。你,就係嗰個買咗最貴張飛入場,睇到最尾先發現主角原來係壞人嘅觀眾。

不如我哋做一個思想實驗吖。

試諗吓,三個月前,NVIDIA公布咗一份「史上最強」嘅財報,所有數據都遠超預期。當晚,所有媒體都用「核彈級」嚟形容。假設你第二日開市,見到股價裂口高開,即刻衝入去追。你覺得自己買到全世界最好嘅公司,好有安全感。但之後呢?股價可能橫行整理,甚至出現深度回調。你開始懷疑人生,明明基本面咁好,點解會跌?你晚晚睇新聞,希望有更多好消息出嚟「支撐」股價。你嘅心情,就跟住股價每日上上落落,完全被市場控制。

而家,等我哋將時間撥返去財報公布前嘅幾個禮拜。如果你當時打開張圖表,你會睇到啲咩?你可能會見到,股價喺一個長期嘅橫行區間底部,成交量開始異常地放大,但價格並冇大幅下跌。呢個係咩訊號?呢個係「聰明錢」(Smart Money) 正在收集籌碼嘅訊號。佢哋唔會大鑼大鼓咁買,而係好似吸塵機咁,靜靜雞咁將所有散戶因為恐懼同冇耐性而拋出嚟嘅股票吸走。然後,喺財報公布前幾日,股價會以一個決定性嘅姿態,突破重要嘅阻力位。呢個,就係獵人開槍嘅訊號。

當地圖(圖表)早已清晰咁畫出嚟,話你知大軍即將要開拔嘅時候,你仲喺度研究緊佢哋軍隊嘅糧草(基本面)夠唔夠食三個月?唔好意思,當你研究完份報告,人哋已經攻佔咗個城池,等緊你呢啲援軍高價入城,然後關門打狗。

結論:別再當綿羊,學會解讀地圖

所以,NVIDIA係神定係泡沫?呢個問題本身就係一個陷阱。因為喺技術分析嘅世界裏面,我哋唔需要答案。我哋唔需要預測未來,我哋只需要跟隨趨勢。

當圖表話你知,上升趨勢完好無缺,資金持續流入,我哋就順勢而行,享受王者嘅榮耀。當圖表出現頂部背馳、成交量異常放大但價格滯漲、甚至跌穿關鍵嘅上升趨勢線時,無論當時新聞吹到幾天花龍鳳,我哋都會毫不猶豫咁離場。我哋唔需要等到公司公布壞消息,因為圖表會提前話我知,有啲嘢唔對路。

呢個世界有兩種投資者,未來亦只會有兩種結局: 第一種,係繼續做一隻睇新聞嘅綿羊。你嘅資訊來源永遠係滯後嘅,你嘅情緒被媒體操控,你嘅財富,最終只會成為市場嘅養分。你每日追逐住唔同嘅「故事」,由AI追到減肥藥,再由減肥藥追到電動車,永無止境,但結果都係一樣。

第二種,係成為一個解讀地圖嘅獵人。你學識咗市場唯一嘅通用語言——圖表。你唔再關心雜訊,你只關心資金嘅流向。你喺大眾貪婪時恐懼,喺大眾恐懼時,從圖表中尋找貪婪嘅機會。你掌握咗自己嘅交易節奏,你成為咗自己財富嘅主人。

掌握呢種「地圖解讀能力」,唔係一種選項,而係喺呢個殘酷嘅金融市場中生存嘅唯一技能。佢係實現財務自由嘅真正途徑。如果你已經厭倦咗做一隻任人宰割嘅綿羊,如果你渴望掌握呢門可以傳承一世嘅手藝,我哋誠邀你訪問我哋嘅網站。喺嗰度,我哋會教你**「真正嘅遊戲規則」**。唔好再等下一個「新聞」嚟打救你,主動權,應該喺返你自己手上。

Sources:

  1. Gartner, Inc. – Forecast Analysis: AI Semiconductors, Worldwide
  2. Precedence Research – AI Chipset Market Size & Growth Report
  3. Jon Peddie Research – GPU Market Share Reports
  4. NVIDIA, AMD, Intel Corporate Earnings Reports & Investor Presentations

睇圖炒股:高手帶你學識必勝Power Move

Nvidia 日線圖

Nvidia 30分鐘圖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