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大利潤從來不是來自個別的波動,而是來自主要的趨勢。也就是說,不是來自解讀即時行情,而是來自評估整個市場及其趨勢
Jesse Livermore – 1923
打開任何一個財經新聞App,你都會被諸如此類令人振奮的標題轟炸。華爾街的分析師們、公司的管理層、以及那些所謂的「專家」,每天都在為你編織一個關於金融科技 (Fintech) 的美好夢境。他們拿出看似無可辯駁的「證據」—— 收入增長率、市場份額、P/E Ratio、用戶數據 —— 試圖讓你相信,這是一趟不容錯過的財富火箭。🚀
但當你滿懷希望地投入真金白銀後,卻發現自己的賬戶正在經歷一場緩慢而痛苦的流血。你感到困惑、憤怒,甚至開始懷疑人生。你不斷地重讀那些「利好」新聞,試圖從中找到慰藉,但股價的下跌卻如同一記記響亮的耳光,無情地嘲笑著你的天真。
讓我來告訴你真相吧。你所看到的一切基本面資訊,都只是後視鏡裏的風景 —— 它們記錄著已經發生的過去,卻對前方的懸崖峭壁視而不見。這些資訊是精心設計的敘事陷阱,是機構主力派發籌碼給散戶時,在你耳邊播放的催眠曲。他們需要你相信這個故事,這樣他們才能在高位從容離場。
相信基本面,就像在戰場上依靠敵軍的宣傳單來制定作戰計劃一樣荒謬。真正的地圖,唯一能引導你在這個充滿謊言的市場中生存和獲利的工具,就藏在最公開、最誠實的地方 —— 價格圖表。圖表不會說謊。每一根K線、每一筆成交量,都赤裸裸地記錄著市場參與者 —— 特別是那些真正掌握局勢的「聰明錢」(Smart Money) —— 的真實意圖。
今天,我們將以三家最具代表性的美國金融科技龍頭:PayPal (PYPL)、Block (SQ) 和 SoFi (SOFI) 為解剖樣本,向你展示如何撕開基本面的華麗外衣,透過技術分析的X光,看清它們內在的結構性弱點。準備好,這將是一次徹底的思想顛覆。你將學會如何像專業獵手一樣,閱讀市場留下的蹤跡,而不是像待宰的羔羊,聆聽牧羊人虛假的承諾。
PayPal,這個曾經的支付巨頭,金融科技的代名詞,如今在許多「價值投資者」眼中,簡直是天賜的禮物。他們會告訴你:「看看它的市盈率,已經跌到歷史低位!」「它依然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品牌護城河!」「現在買入,簡直是撿便宜貨!」
這些話聽起來如此悅耳,如此合乎邏輯。但現在,請你關掉那些財經節目,打開PYPL的週線圖。你看到了什麼?
我看到的是一場持續了整整三年的災難,一幅教科書級別的熊市走勢圖。自2021年7月創下310美元的歷史高位以來,PYPL的股價就陷入了一個無情的下降通道。每一次看似有力的反彈,最終都被證明是「死貓跳」(Dead Cat Bounce),是為那些更晚入場的「信徒」創造的又一個套牢點。
讓我們來做一次專業的圖表解剖。
1. 下降通道的鐵律: 首先,連接2021年和2022年的幾個主要高點,你會得到一條清晰的下降趨勢線。同樣地,連接2022年和2023年的低點,你會得到一條下降支撐線。這兩條平行的線構成了一個穩固的下降通道。在過去的三年裏,PYPL的股價就像一個被困在滑梯裏的皮球,只能無可奈何地一路向下。每一次當股價觸及通道上軌時,都如同撞到一堵無形的牆壁,隨之而來的是更猛烈的拋售。
基本面信徒會問:「為什麼?明明公司還在賺錢!」答案就在圖表裏。這條下降通道本身,就是市場共識的體現。它告訴我們,無論財報數字如何,市場上的大資金正在持續、系統性地賣出這隻股票。他們的賣出意願遠遠強於買入意願。這個簡單的幾何圖形,其份量遠超數百頁的分析師報告。
2. 成交量剖面 (Volume Profile) 的警示: 現在,讓我們引入一個更高級的工具:成交量剖面。這個工具顯示了在不同價格水平上發生的交易總量。在PYPL的圖表上,你會發現在100美元至200美元之間,堆積了天量的成交量。這意味著什麼?
這意味著,有數以百萬計的倉位被套牢在這個巨大的「蟹貨區」。這些在2021年底和2022年聽信了「抄底」故事而買入的投資者,如今正像一群絕望的囚徒,日夜期盼著股價能夠回到他們的成本區,以便他們能夠「打和離場」。
這個巨大的蟹貨區,就像一個懸在PYPL股價上方的巨大水壩。未來任何試圖向上突破的努力,都將面臨來自這個區域的巨大拋壓。每一個試圖解套的賣單,都會成為股價上漲的阻力。基本面分析師永遠不會告訴你這座「水壩」的存在,因為在他們的Excel模型裏,只有冰冷的數字,沒有人類的恐懼和絕望。
3. 相對強弱指數 (RSI) 的背馳陷阱: 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,PYPL的股價從50美元附近反彈至68美元,漲幅接近40%。當時,市場再次充滿了「王者歸來」的樂觀情緒。新聞標題寫著「PYPL觸底反彈,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」。
然而,一個真正的技術分析師,會立刻注意到一個危險的信號:RSI頂背馳 (Bearish Divergence)。
當股價在2024年3月創下一個比2024年1月更高的高點時,RSI指標卻未能同步創出新高,反而形成了一個更低的高點。這是一個典型的警示信號,表明這次反彈的內在動力正在衰竭。價格的上漲,更像是由於空頭回補或散戶追高所致的慣性運動,而並非由「聰明錢」的持續買入所驅動。
果不其然,在頂背馳信號出現後,PYPL的股價再次掉頭向下,重新回到60美元以下。那些在65美元以上追高的人,再一次成為了下降通道中的新燃料。
結論:何為「價值陷阱」? PYPL就是「價值陷阱」(Value Trap) 的完美範例。從基本面看,它便宜得令人難以置信。但從技術圖表看,它是一架失去動力的飛機,正在緩慢地螺旋下墜。它的結構已經被破壞,市場的信心已經崩潰。在圖表給出明確的、持續數月的築底信號(例如,一個穩固的雙底、頭肩底,並伴隨著成交量的放大突破關鍵阻力位)之前,任何基於「便宜」而進行的買入,都是在試圖接住一把正在下落的刀。
忘掉P/E Ratio吧。當一隻股票處於如此清晰的長期下降趨勢中時,唯一的估值就是「更低」。圖表,才是你唯一的避險指南。
如果說PYPL是溫水煮青蛙,那麼Block (前身為Square) 就是一場心臟病測試。它的股價以劇烈波動而聞名,吸引了無數尋求高回報的投機者。基本面分析師對它的評價充滿了矛盾:他們一邊讚美其Cash App的驚人增長和對比特幣的「前瞻性」佈局,一邊又對其不穩定的盈利能力和激進的投資策略表示擔憂。
這種模棱兩可的分析,對於一個交易者來說,毫無用處。它只會讓你陷入「既想買又怕跌」的癱瘓狀態。現在,讓我們用技術分析的解剖刀,切開SQ這顆令人捉摸不定的心臟,看看裏面到底藏著什麼。
1. 支撐與阻力的生死轉換: 在技術分析的世界裏,沒有什麼比「支撐-阻力轉換」更能揭示市場心理的變化了。一個曾經被多次確認的堅固支撐位,一旦被有效跌破,就會搖身一變,成為未來反彈時難以逾越的強大阻力。
讓我們聚焦於SQ圖表上的85-90美元這個價格區間。在2022年的大部分時間裏,這個區域扮演了救生筏的角色,多次將股價從深淵中托起。每一次股價跌至此處,都會引來大量的買盤,基本面投資者會歡呼:「看,這是堅實的底部!」
然而,這一切在2022年底戛然而止。當宏觀環境收緊,市場風險偏好急劇下降時,SQ的股價以一根巨大的陰燭,決定性地擊穿了這個「生命線」。從那一刻起,遊戲規則就徹底改變了。
在隨後的2023年和2024年,SQ數次試圖反彈回這個區域。但你看到了嗎?每一次,當股價接近85美元時,都彷彿撞上了一層厚厚的玻璃天花板,隨後便是更深的下跌。那個曾經的「救生筏」,如今變成了壓制一切希望的「鐵棺材蓋」。
為什麼?因為那些在90美元以上買入,並在跌破後沒有及時止損的投資者,他們的心理已經從「貪婪」變成了「祈禱」。他們唯一的願望就是股價能漲回成本價,好讓他們逃離這場噩夢。因此,任何向85-90美元區間的拉升,都會觸發他們的解套賣盤,從而扼殺反彈。
基本面分析無法解釋這種現象。它只會告訴你公司又收購了什麼,或者Jack Dorsey又發表了什麼關於比特幣的豪言壯語。但圖表上的這條85美元線,卻冷酷地告訴你:市場的權力結構已經逆轉,空頭已經佔領了這片高地。
2. 200天移動平均線:牛熊分界 對於SQ這樣高Beta值的成長股,200天移動平均線 (200-day MA) 就像是它的生命體徵監測器。這條線簡單、直觀,卻威力無窮。
看看SQ的圖表。在2020年至2021年的大牛市中,股價始終在200天線上方飛馳。但在2021年底,股價斷崖式跌破200天線。從那時起,這條線就從「支撐」變成了「壓制」。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裏,SQ的每一次主要反彈,幾乎都在觸及或短暫上穿200天線後便宣告終結。
這條線就像是如來佛的手掌心,任憑孫悟空(股價)如何折騰,始終無法逃脫。它以一種近乎機械化的精準度,定義了SQ的熊市格局。當基本面分析師還在爭論其「長期價值」時,這條簡單的線已經給出了最明確的答案:只要股價不能決定性地站穩在掉頭向上的200天線之上,任何反彈都只能視為熊市中的雜音。
3. 波動性收縮形態 (Volatility Contraction Pattern – VCP): 傳奇交易員馬克·米奈爾維尼 (Mark Minervini) 提出的VCP形態,是識別潛在爆發點的利器。它描述了股價在橫盤整理期間,波動性和成交量逐漸收縮的過程,這通常是「聰明錢」在悄悄吸籌的跡象。
然而,這個工具也可以反向使用,來識別「假突破」的陷阱。在2024年初,SQ的股價在60-80美元區間內形成了一個看似漂亮的VCP。波動性在幾週內逐漸減小,許多技術交易者都摩拳擦掌,準備迎接向上突破。
但真正的專業人士會問一個關鍵問題:成交量在哪裏?
在一個健康的VCP吸籌形態中,隨後的向上突破必須伴隨著成交量的顯著放大,這證明了大資金的入場決心。但在SQ的這次突破中,成交量卻異常低迷。股價雖然短暫地衝上了85美元,但給人的感覺卻是力不從心,像一個沒有燃料的火箭。
這就是一個典型的「假突破」陷阱。它往往是為了引誘最後一批散戶追高,以便機構完成最後的派發。果不其然,在短暫的狂歡後,股價迅速回落,並跌破了整個整理區間的下軌,引發了一輪新的下跌。
基本面在那段時間有任何變化嗎?沒有。公司的故事還是一樣的故事。但圖表上的成交量細節,卻提前洩露了這次突破的虛假本質。這就是技術分析的顯微鏡功能,它能讓你看到基本面分析師永遠無法觀察到的、市場內部的細微變化。
SoFi Technologies,這家從學生貸款起家,夢想成為「一站式數字金融超市」的公司,是近年來最受散戶追捧的「網紅股」之一。它的CEO Anthony Noto 善於描繪宏偉藍圖,每一次財報電話會議,都像是一場激動人心的演講,充滿了「會員增長」、「產品協同」和「盈利拐點」等振奮人心的詞彙。
基本面信徒們對這個故事深信不疑。他們認為,只要SoFi的用戶數量持續增長,拿到銀行牌照後利潤率不斷改善,股價騰飛就只是時間問題。他們在各大論壇上互相打氣,嘲笑那些質疑者是「不懂新時代的恐龍」。
可悲的是,市場並不關心故事有多動聽。讓我們關掉Noto的演講,打開SOFI那張令人心碎的日線和週線圖。
1. 上市以來的「宿命」:不斷降低的高點 自2021年上市以來,SOFI的股價走勢圖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:一系列不斷降低的高點 (Lower Highs)。
這組簡單的數字,構成了一幅無可辯駁的下降趨勢圖。它告訴我們,每一次市場情緒達到高潮,每一次「利好消息」被釋放後,最終的結果都是賣家的力量壓倒了買家,將價格推向一個更低的高峰。
這就像一個登山者,每次努力向上攀爬一段距離後,都會因為缺氧而滑落到比上一次出發點更低的位置。無論他的嚮導(CEO)如何鼓勵他,無論他攜帶的裝備(基本面)看起來多麼精良,他正在緩慢下山這個事實,是無法改變的。
基本面分析師會花費大量時間去分析SoFi的貸款質量、淨息差和非利息收入。但所有這些複雜的分析,都無法推翻圖表上這個簡單而殘酷的觀察:市場上的大資金,在利用每一次反彈,系統性地減持SOFI的股票。
2. 「缺口」理論的詛咒: 在K線圖中,「缺口」(Gap) 擁有特殊的意義。它代表了市場情緒在一夜之間的極端轉變。特別是向下的「突破性缺口」(Breakaway Gap) 和「持續性缺口」(Continuation Gap),它們就像是熊市路途中的里程碑。
回顧SOFI的圖表,你會發現它佈滿了向下的跳空缺口。其中最致命的,莫過於2022年5月,在8美元附近出現的那個巨大缺口。當時,公司發布了一份看似不錯的財報,但同時下調了全年指引。市場的反應是災難性的。股價直接跳空低開,再也沒有回補這個缺口。
根據技術分析理論,「缺口必補」是一個廣泛的說法,但更準確的描述是:缺口本身會構成強大的阻力或支撐。那個在8美元附近的巨大缺口,就像是SOFI股價天花板上的一道永久性裂痕。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,每當股價試圖回升到這個區域,都會喚醒市場對那次「背叛」的痛苦記憶,從而引發拋售。
在2023年和2024年的幾次反彈中,股價都在接近或短暫觸及這個缺口區域後,便力竭而返。基本面信徒對此無法理解:「為什麼?用戶增長不是很好嗎?」答案是,圖表是有記憶的。市場的集體創傷,不會因為一份新的財報而被輕易抹去。
3. 橫盤整理的真正意圖:派發還是吸籌? 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,SOFI的股價主要在6至10美元之間進行長時間的橫盤整理。基本面投資者稱之為「築底」。他們認為,這是暴風雨後的平靜,是為下一輪上漲積蓄力量。
這是一個致命的誤解。橫盤整理,既可能是「吸籌」(Accumulation),也可能是「派發」(Distribution)。如何區分?關鍵在於觀察價格在區間內的行為特徵和成交量的反應。
傳奇技術分析大師理查德·威科夫 (Richard Wyckoff) 為我們提供了完美的分析框架。一個健康的吸籌區間,其特點是:
現在,對比一下SOFI的走勢。我們看到的是什麼?
這一切都指向一個結論:這個長達數月的橫盤,其主要目的很可能不是「吸籌」,而是「再派發」(Re-distribution)。機構主力在利用SoFi動聽的成長故事,將他們手中剩餘的籌碼,不慌不忙地、以一個相對理想的價格,轉移到那些充滿幻想的散戶手中。
當這個派發過程結束後,會發生什麼?答案不言而喻。一旦支撐被抽走,股價將會尋找下一個更低的平衡點。
我們剛剛解剖了三家公司:PYPL,一個被「價值」外衣包裹的墮落天使;SQ,一個在關鍵阻力位下反覆掙扎的病人;SOFI,一個被宏大敘事掩蓋其派發真相的網紅。
它們的基本面故事各不相同,有的講「價值回歸」,有的講「比特幣未來」,有的講「用戶增長」。但它們的圖表,卻異口同聲地,譜寫出一首關於拋售、派發和信心崩潰的交響樂。
這首交響樂,由三個核心樂章組成:
你的選擇——後視鏡還是地圖?
現在,我把選擇權交給你。
你可以繼續活在基本面的幻覺裏。你可以繼續閱讀那些由公司公關部門和投行分析師精心炮製的「研究報告」。你可以繼續在財報公布後,為那增長了幾個百分點的收入而歡呼,卻對股價的持續下跌視而不見。你可以繼續做那個看著後視鏡開車的司機,對前方的急轉彎和懸崖毫無準備。
或者,你可以做出一個徹底的改變。
你可以選擇相信你的眼睛,而不是你的耳朵。你可以選擇相信市場留下的、不可磨滅的蹤跡——價格與成交量——而不是那些隨時可以被修改和美化的故事。你可以選擇拿起技術分析這張唯一精準的市場地圖,學會識別陷阱,發現路徑,掌握自己的交易命運。
忘掉那些關於「長期持有」的陳腔濫調吧。在錯誤的結構和趨勢中,「長期持有」只是「長期套牢」的委婉說法。真正的智慧,是知道何時上場,何時離場,而唯一的信號來源,就是圖表本身。
下一次,當你聽到有人興奮地討論一家公司的「顛覆性潛力」或「被低估的價值」時,請你保持微笑,然後默默地打開它的K線圖。因為你知道,市場的真相,從不藏在Excel表格或新聞稿裏,它就刻在每一根K線的漲跌之間,等待著那些真正懂得解讀它的人。
這就是科學與巫術的區別。這就是專業與業餘的區別。這就是贏家與輸家的區別。
歡迎來到技術分析的真實世界。
參考資料:
日線圖 – (PYPL)
日線圖 – (Block) (前身SQ)
日線圖 (SOFI)